海通证券解读政治局会议:定调“积极” 暖风继续!

收藏
①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会议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,强调“积极”基调,提出“超常规逆周期调节”。
②会议提出实施更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,预计赤字率或提升至3.5-4.0%,专项债规模或加码,特别国债大概率继续发行。

海通证券研报指出,“超常规”或不同于西方国家QE等做法,而是指超过过去几年稳增长的传统工具,边际上做出突破,起到“守正创新”、“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”的效果。

概要

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,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。我们对本次内容的解读:定调“积极”:暖风继续!

风险提示:海外不确定性因素加大。

方向积极,关注力度

今年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。会议认为,今年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”,延续了9月政治局会议的表述。会议表示,“我国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综合国力持续增强。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,改革开放持续深化,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,民生保障扎实有力,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。”

我们认为,10月以来,随着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,经济多项指标释放积极信号,如制造业PMI保持扩张、家电等耐用品消费逐渐回升、政策拉动下地产销售尤其二手房销售出现明显改善等,经济的回暖将有助全年目标的实现。

对于明年经济工作,会议延续了“坚持稳中求进”的工作总基调,提出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会议提出“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”,“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,守正创新、先立后破,系统集成、协同配合,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,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,打好政策‘组合拳’,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、针对性、有效性”。从这些表述可以判断,2025年宏观政策“积极”的大方向是确定的。

“超常规逆周期调节”为首次提出,如何理解?我们认为,“超常规”或不同于西方国家QE等做法,而是指超过过去几年稳增长的传统工具,边际上做出突破,起到“守正创新”、“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”的效果。

从9月以来已经出台政策来看,本轮稳增长是“高质量”框架下的稳增长。高质量框架不会改变,不会进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。

财政和货币:边际加码

会议提出,要“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。“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表述为09年以来首次,“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”在更强调政策的积极程度。

我们认为,明年财政有望进一步边际发力。预计赤字率或有所提升,目前看3.5-4.0%可能性较大,专项债规模或有边际加码,支持“两重”、“两新”的特别国债大概率继续发行、或有所增加,此外,11月推出的化债政策也会是明年的财政重点,预计也可能会发行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。

我们认为,明年渐进式的降息或仍会持续,结构性的货币政策或将继续发力。央行在12月2日的会议中指出,“明年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”,同时也强调“明年要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,重点加强对科技创新、绿色金融、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”。央行此前在会议中表示,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-50BP,降准呵护流动性的可能性或较大。

扩内需:托底消费端

会议强调,“要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。相比于7月政治局会议“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”的表述,本次会议对扩内需的重视程度更高,未来支持力度也有望进一步加大。

今年以来,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到位,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的拉动逐渐显现。我们认为,明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扩内需政策仍有进一步加力的空间。11月19日,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指出,将研究提出未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、扩大支持范围的“两新”政策举措。政策着力点方面,或更加重视将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,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,提升消费结构。

关注地产股市,稳定预期

本次会议明确提出“稳住楼市股市”,可以看出政策对于楼市和股市的关注度之高,作为关注经济和预期的重要信号,楼市和股市的政策也偏积极。9月政治局会议中已提出“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”,随着地产需求与供给端政策“组合拳”的落地,地产销售已经有所改善。我们判断房地产市场以托底为主,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。此外,对于稳定股市的表述在历次会议中较为少见,也反映了对于股市健康发展的重视。

关于2025年宏观政策的更多细节,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明年3月的两会。

声明:本文由财联社的作者撰写,仅供参考阅读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